阅读历史 |

第27节(2 / 3)

加入书签

的幼马, 价格都属不菲。

眼看桓悦自顾自将这群小马划归为送给明湘的礼物,盛仪郡主心头滴血。

但要因此去反驳桓悦……盛仪郡主是不敢的。

盛仪郡主努力安慰自己:反正明湘是她最好的朋友,一群小马虽然珍贵, 不过送给明湘也算不得可惜。

明湘失笑。

她及时开口拯救了敢怒不敢言的盛仪郡主:“我现在骑不了马, 妙仪的好意我心领了, 马还是留在你那里,等我养好身体和你一起出去。”

盛仪郡主如蒙大赦,眼含泪光,朝明湘投来感激的目光——好明湘!果然还是你靠得住!

明湘觉得盛仪郡主今天运气可能不太好,每句话都精准地踩在桓悦的禁忌上。为了盛仪郡主能保住她的小马,还是请她先离开比较好。

于是明湘朝盛仪郡主使了个眼色。

盛仪郡主心领神会,迅速起身告辞。并且在桓悦点头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拎起裙摆,优雅且迅速地消失在了桓悦的视线中。

明湘收回目光,嗔怪道:“你欺负妙仪做什么,她不过嘴上说两句话,你也要吓她,怪不得我看着妙仪在你面前不如小时候自在。”

桓悦笑起来:“皇姐别生气——实在是盛仪表姐一开口,居然能字字说到我不爱听的地方去,禁不住便要逗一逗她。”

明湘无可奈何地瞪他一眼:“促狭鬼!”

她话里微带笑意,说完却也禁不住笑了出来,显然是想起了好笑之处:“你这个促狭的脾气是怎么养出来的——也亏你居然能将邓诲唬得不敢多问!”

桓悦原本气定神闲坐在椅中端详手中的白瓷盏,闻言终于坐不住了,探身过来,十分冒犯地轻轻拧住明湘的面颊:“皇姐这个没良心的!我还不是为了你的名誉,你倒恩将仇报反过来取笑我!”

“是我错了是我错了。”明湘拼命往后仰身,试图挣脱桓悦的手,未果,不得不口是心非地认错,“没有取笑你。”

话虽如此,她的唇角仍然抑制不住往上扬。

桓悦:“……”

“邓诲这个家伙多事!”他恨恨放开手,想来想去只能隔空斥责邓诲,“要他来多嘴多舌!”

安平侯世子被定了刺驾之罪,当场被禁卫所杀。然而对于安平侯府而言,一切并不是结束。

刺驾之罪株连九族,太后娘家亦不能免。但桓悦并非当真嗜杀,索性抹了安平侯的爵位,打了他二十板子,连带着将梁家满门暂时圈在府里,准备等风头过去再把他们放出来——说实话,梁家虽然声名狼藉,但真该杀头的大罪没有,那些零零散散加起来的小恶,差不多也就是这个量刑了。

桓悦自认为自己行事十分周到。而事实上确实也差不多,除了倒了大霉的福容大长公主带着驸马满脸晦气入宫请罪,满朝上下居然没有半个人站出来质疑。可见梁家风评之差,安平侯世子讨人厌程度之深。

然而桓悦得意忘形,忘记了铁骨铮铮的邓大人。

邓大人老家在定州,老父老母都在老家颐养天年。元月初二一早京城城门一开,孝子邓大人带着全家回定州老家去探望父母,离开了京城,错过了安平侯世子刺驾的惊天秘闻。等他元月初九带着全家赶回京城,才听到了这个消息。

旁人对此即使心生怀疑,也不打算找麻烦上身前去深究。然而邓诲不同,他是个耿直脾气,哪怕一向看不惯安平侯府做派,更厌恶安平侯世子欺男霸女,且数日前才参奏了安平侯一本,和梁家结下了大梁子。但他听说之后察觉不对,就一定要问个清楚明白。

他能坐到右都御史的高位,当然也不是真的全靠蛮干。于是邓大人翻翻装行李的箱子,翻出一盒定州特产花泥人,捧着进宫献给皇帝,说是想让桓悦看看定州的风土人情。

桓悦:“……邓卿有心了。”

邓大人迂回地献上定州特产花泥人,问候了桓悦,又问候了因‘救驾’仍然卧病宫中的湘平郡主,最后终于将话题引到了安平侯府上。

“臣听说安平侯世子刺驾一案,皇上只削去了安平侯爵位,未曾进一步处置——安平侯世子若真是刺驾,安平侯府的罪名,未免有些太轻了。”

邓大人这个开头其实选得很妙:无论皇帝觉得轻还是重,只要皇帝就量刑本身做出评价,那么下一步邓大人就可以委婉且巧妙地询问皇帝有没有将案子交由三法司经手。

三法司是刑部、大理院、都察院。邓诲本身正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当然知道此案未经三法司。

重案未经三法司判定,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不符合规定的。

可惜邓大人难得迂回委婉一次,桓悦却没给他接下来发挥的机会。

他一偏头就能看见喻和在阴影处朝他示意:那代表明湘快该喝药了。而李老太医近来新换的药方奇苦无比,仿佛加了两斤黄连,明湘常常试图悄悄倒掉。

桓悦得去监视明湘喝药。

于是他轻咳一声,决定尽快打发走邓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