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节(5 / 6)

加入书签

你买两个呢,我们就可以给你说说好话。”

“我买10个吧。”李穆说。50万对李穆来说不算什么,要是有用的话。

“10……10个?那就是50万啊!”韩贵飞瞪大了眼睛说,书教文卫一向都是清水衙门,军队内部更是如此,平时韩贵飞除了些负面报道勒索一些,就是拿着几千块的死工资苦熬,50万韩贵飞不是没见过,但那是要掉脑袋的事情,他思来想去半天也没敢搀和,现在李穆要拿50万出来,他这个经手人少说也能分个5、6万的,等于半年的纯收入了,“那你要怎么写?”50万扔出去,足够李穆这个少尉升到少校了,由此可见李穆所谋者肯定不小。韩贵飞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帮上忙。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李穆说,“我就是觉得,虹井路军属区实在是太老旧了,就算这一次水电费用拖欠的问题解决了,也不再适合居住了。”

“你的意思是想要让军区出钱,把这些军属搬走?”韩贵飞摇头说,“这个很难啊,现在虽然说军区的预算松动了一些,可是各处都要用钱。军属区重新安置这种事情,轮不上的。”这事做好了不算政绩,出了事问题又大,还不如糊弄着算了。“想来你也知道,虹井路军属区虽然说是军属区,里面住的很多不是军属,正牌的军属尚且照顾不过来呢。”

“只要正牌军属搬出去了就行。”李穆说,“军属区里面就没有那么拥挤,剩下的人生存压力就少多了。”然后把他们拆迁了也容易多了。

“你是图谋新建的宿舍区吧?”韩贵飞猜测,李穆家里是开发房地产的,这个并不难查,李穆自己也做个一两个房地产项目,这个也很容易问出来,“这个很难啊,这么大的项目,肯定是关系户一人分一块,你能不能挤进去还两说,就算是挤进去了,分得的那块肯定也很小。”别的项目也就算了,房地产的话,军师级都会来插手,田鹏那个小小的少校实在是不够看的,更不要说李穆这样的新人了。

“就算分不到也没有关系,当做好事了。”李穆只要那些人从虹井路搬出去就好,重建什么的,分不到就分不到吧。“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才是最重要的。”要怎么才能改善居住环境呢?那当然就是要重建军属区了。要重建军属区,肯定绕不过李穆去,那块地是李穆的嘛。

“好吧,我明白了。”韩贵飞说,“我这就给你拉线去。”

有了钱当润滑剂,事情总是进展得很快。李穆的50万打到军报的账号,那篇专访立即就出炉了——里面当然是一点真相都没有,但神奇的是,连李穆自己的口供都没有多少。上面把李穆夸成一朵花,什么小时候家里隔壁住着个解放军叔叔,所以李穆从小就仰慕解放军啊。学雷锋做好事从来不落人口还因此被各种不理解。长大了读初中的时候以后想要参军,还离家出走直接到了某某部队,被解放军叔叔温言劝诫。

平时读书的时候就注意锻炼身体,经常自己跑长途什么的,军训的时候特别认真。读完了高中终于如愿以偿参了军,因为平时就练过了,所以只用了两个月就完成了新兵训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拔到省军区,进入了后勤处工作。在后勤处李穆也是努力工作,不长时间(没敢提这个不长时间究竟是多长)就提干了。因为成绩优异,军区决定把李穆转为预备役去省城大学上学云云。

虽然李穆去了上大学,可还是心怀工作。虹井路军属区拖欠水电费用的情况十分严重,情况复杂,后勤处愁眉不展,谁都不敢去。李穆勇于任事,主动请缨。被人骂,被狗咬也不放弃,终于弄清楚了情况——军属区这里就是一个贫民窟,居住条件十分恶劣,经常断水断电,垃圾到处都是,污水横流,甚至还有人均居住面积3平米的家庭(只有一个,其实是父母子女4个人住了12平米的房子,子女都在外面有房子,父母本身也不在那里常驻)。

在新中国居然还有这样的地方,还出现在发达的省城,改善居住条件刻不容缓!于是李穆就拿出自己这十几年来打工赚的钱(给自己父亲打工也是打工),拿去做生意(这里还专门解释了一下预备役可不可以做生意的问题),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就赚到了许多利润。并且愿意用自己的钱来资助军属们。事实上,有很多被减免的水电费,都不是真的减免,而是李穆自己掏钱把窟窿补上了。

后来在前一段日子,李穆见到那个曾经放狗咬他的仇人被狗咬了,不计前嫌前去救援。冒着得疯狗病的危险,把秦双澜从恶狗口中救了下来。秦双澜就此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交水电费,可是他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水电费实在是交不上(有钱养狗没钱交水电费这一茬他有不提了),于是李穆主动自己出钱帮秦双澜交了水电费用,还主动帮助秦双澜找了个工作,搬出了虹井路军属区,过上了幸福生活。(其实秦双澜是去外地看儿子了。)

看着这一片报道,李穆还在怀疑,这是不是另外一个同名同姓叫做李穆的人呢?知道看到了自己的照片才确定。这也太能忽悠了吧,以前李穆以为做假新闻是往牛奶里面掺水,苏蕙作报道还可以说是往水里面掺牛奶,这个完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