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8节(2 / 3)

加入书签

高光丢下了手里的步枪,拿住了迈克递上的枪,瞄准,然后对着一个想要从围墙上的缺口逃出去的敌人后背,开枪,然后他就看到那个往前扑了下去,身子伏在了半截断墙上,动也不动了。

中弹的敌人双脚同时离地,消失在了断墙后面,他是被人扯出去的,那就说明他已经失去了行动能力,就说明68毫米的子弹击穿了他的防弹衣,让他失去了行动能力。

到现在高光依然不知道全局战况,但是他知道敌人在退却,他们的进攻被打退了,而另外一个好消息是,68毫米口径的子弹穿透力真的好了很多,可以击穿敌人的防弹衣。

先研究一下

68毫米枪弹就是为了应对重型防弹衣而生的,事实证明,美军面临的问题是全世界都普遍需要应对的,所以美军想出的解决方案,也确实是能应对大多数战斗的需求。

556x43毫米的子弹已经证明对防弹衣的穿透力严重不足,762x39毫米的43中间弹穿甲能力严重不足,然后作为北约最常用的中口径762nato弹,虽然是762x51毫米,口径比68更大,但穿甲能力依然比不上最新的68x51子弹。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68子弹膛压更高,出膛速度更快,子弹截面动能比更高。

556nato弹的枪口动能是1700焦耳,762nato弹的枪口动能是3400焦耳,762毫米43中间弹,也就是ak47用的那种子弹枪口动能差不多是2000焦耳,762毫米r弹,也就是帕特里克用的机枪弹枪口动能在3500焦耳上下浮动。

而68毫米新弹的枪口动能是3700焦耳,比最常用的几种762毫米口径动能更大,也就是说,而子弹的横截面还小,穿透能力自然就更强。

所以新子弹号称400米内穿透四级防弹衣,而556毫米子弹顶着防弹衣都打不穿,762nato弹多远都打不穿四级防弹衣,这就是区别。

说人话就是高光用的新枪新弹,其穿甲能力比60机枪,比pk机枪,比14步枪,4步枪,ak47步枪,还有21狙击步枪,24狙击步枪,还有svd狙击步枪,比这些枪的穿甲能力都强。

但是话说回来,有利必有弊,新子弹的穿透能力直接提升一个档次,可是枪口动能大就意味着无法连发,因为控制不住,然后膛压高就意味着枪管的使用寿命短,还有枪口初速高,也意味着发射噪音特别大,用普通消音器根本都压不住的那种。

现在高光他们人手一把西格68,这个配置,全世界除了美军正在试用新枪的那个队伍,也就国王防务了。

不能连发就打半自动好了,打一枪有一枪的效果,总比打中了却无法穿透防弹衣要好。

拿到了新枪,高光很快就体现出了新枪该有的效果。

一枪打死了一个,然后高光调转枪口,瞄准了第二个正在边开枪边后撤的敌人,枪响人没倒,但是高光赶紧又连开了两枪,终于在敌人即将到达围墙缺口的时候将其击中。

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

按照高光的判断,战斗打到这个份上就该结束了,因为敌人的第一次进攻显然已经失败,他们无力继续战斗,就算要重新组织进攻,也得退回去,集结人手之后才能第二次发动进攻的。

高光从地上捡起了他的hk416,然后对把枪递给了迈克,急声道:“去把我的步枪和子弹拿下来,换枪,大家都换枪!”

枪声快速稀疏了下来,爆炸声更是完全停止,这次战斗根本没用到手榴弹,因为双方也没到可以投掷手榴弹的距离上。

高光惊魂未定,他喘着气道:“我得去问问什么情况,怎么这么轻易就让敌人打进来了,这仗怎么打的……”

根据经验,这仗会告一段落,双方都可以乘机赶紧的重新组织一下,可是高光刚刚说完,却听有人在楼顶上大喊道:“敌人来了!准备迎击!”

这么快的吗?这连一分钟都没有,敌人就能再次发动进攻?

刚刚沉寂的枪声再度密集起来,敌人在外围和躲在楼顶还有屋里的友军展开了对射,这次没有人直接冲进厂区,但他们再次开始火力压制。

这战斗,可是有些莫名其妙啊。

如果是高光指挥,那么他绝不会在没有解决三个火力很强的制高点之前发起进攻。

敌人采取的打法极为强硬,就是那种顶着守军的火力也要往里硬冲,但这么做,除了送死之外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好像是敌人把高光他们都当成了草包似的,以为一个冲锋就把工厂拿下了呢。

“敌人有问题!”

“这打法不对,敌人想干什么?”

帕特里克和约翰的经验丰富,主要是应对这种大规模的战斗经验丰富,现在他们都觉得这一仗的打法很有问题。

保罗在一旁急道:“我觉得敌人是没有配合好,他们一定是协同上出了问题,攻击部队和掩护部队脱节了!”

保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